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写好带有“刀”部和“立刀旁”的生字。
2、正确填写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3、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正确、熟练而美观得写好汉字。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我会写。
(1)出示两组汉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学生自读。全班齐读)
(2)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组都是带有“刀”部的字,“刀”在每个生字的不同位置上;第二组都是“立刀旁”的字,都与“刀”有关)
(3)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匀称、美观?(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书写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剑”字左边,最后一笔是“提”;“剥”字左边下面不是“水”字,而是“竖钩、点、提、撇、点”)
(5)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并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
2、我能填。
(1)出示“我能填”中的词语,同学们能把这些成语填完整吗?谁来试试?(指名上台填,其余同学在书上填。不会填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或用提问向别人请教)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开火车读)
(3)读完了这些成语,你们发现了什么?
(4)你还能说出一些像这样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吗?(学生回忆、交流)以下答案供参考:
鼠目寸光九牛一毛如虎添翼狡兔三窟
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一马当先亡羊补牢
猴年马月呆若木鸡狗急跳墙猪狗不如
3、我能写。
(1)出示例句,让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想像,说说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3)请你们把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抄写在横线上。
(4)出示一张动物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试着用上合适的动词来描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将描写大象动作的词语找出并抄写下来,感受动词在句子中准确、恰当的运用。
2、读读背背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3、通过了解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学习编写儿歌。
二、重点难点:尝试根据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编写儿歌。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育儿方式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百宝箱:
1、自由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些短语都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段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段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场合中通常只说前半段,“歇”去后半段,依然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我们叫它歇后语。它短小精悍,浅显易懂,语言幽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2、这些歇后语真有趣,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分组读。一些同学读前半部分,一些同学读后半部分)3、练习背诵。(采用多种方式背:可老师背前半部分,学生背后半部分;也可男生背前半部分,女生背后半部分等)4、你还知道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三)大舞台:
1、昨天老师布置了你们去收集动物育儿的相关资料,现在谁来说说?
2、瞧,有位小女孩把动物育儿的方式编成了两首儿歌带到大舞台来了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读了儿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4、这位小朋友把动物妈妈育儿的方式以及队孩子的爱通过儿歌形式表达出来。课前老师也布置同学们搜集资料,现在你们能像她一样创编儿歌吗?我们先来分小组合作,创编儿歌,待会儿来开个“赛歌会”吧!
5、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来赛读儿歌。
6、评出“最佳创作”组和“优秀朗读”组,颁发小奖品。
7、有情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编儿歌集,留作纪念。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2
知识与技能:
能按要求正确填写有关古诗文知识,拓宽眼界,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古诗《塞下曲》,积累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关爱动物,共享家园”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收集资料等综合能力,激发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
难点:通过开展“关爱动物,共享家园”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法。
学生:回顾、读、议、说、合作交流。
教、学具准备
1、收集千古流传的诗词。
2、收集珍稀动物的文字、照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万花筒
1、学习“我知道”。
(1)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
(2)理解“我知道”。答案如下:
A:毛遂。
B:书圣(兰亭集序)
C:苏轼《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江城子.十年生死》等
(3)对苏轼的诗词进行欣赏交流。
(4)展示课前收集的中华优秀经典诗文。
(5)摘抄、背诵。
2、学习“我会学”
(1)阅读“我会学”,了解教材提示的学习方法:
A: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试着自己翻译,然后与大家交流。
B: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他生活的时代,可以帮助理解古诗文。
(2)谈自己学习古诗文的有效方法。
我学习的方法是:
(3)教师总结归纳:
A:了解作者,读懂题意。首先要看谁写出的,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时代背景,然后再读题目,有利于理解古诗文的内容。
B:读顺读通诗句。古诗文的语言精炼准确,讲究韵律,要求我们读准字音,不读破句、断句,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意思。
C:理解诗句的意思。古诗文的许多字音、字义今天发生了变化,因此,阅读时,要凭借注释、插图和工具书,通过师生质疑交流,读通、读懂内容,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百宝箱
1、学生读通读顺诗句。
2、学生讲解诗句意思,教师点拨。
诗的大意:趁着一个漆黑静寂的夜晚,敌人逃跑了。我军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刀上就落满了大雪。
敌军是在“月黑风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天”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这一追一逃的气氛有力地宣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一句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言尽而意无穷,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
3、课堂小结
将自己本节“语文活动”课的收获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读
人与动物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应同沐阳光,共享家园。这次“大舞台”的主题是:关爱动物,共享家园。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向学生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2、让学生观察一种动物。
3、通过细致的神态、表情解读,展开想象,交流观察所得。
4、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珍稀动物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5、整理、编印成册,作为同学们的共享资源。
三、活动小结
大家一同分享、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吧!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达、追、途”和“赶、起、越”这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
2、能通过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填写词语。
3、能仿照例句写一些生动的词句。
4、初步积累宋词
5、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活动小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和小组合作的优势以及教师指导的正确方法进行突破。
难点:能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
突破方法: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同时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汉字,并能分辨形体特征。
2、能按要求填词写句。
3、初步积累宋词。
一、激情导入
二、走进“写字板”
三、走进“我能填”、“我能写”
四、走进“读读背背”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为绿色校园献计策”的语文活动。
一、激情导入
二、活动要求
1、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小组。
2、以建议书或绿化图的形式来展示活动。
3、建议收和绿化图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
三、活动过程
四、活动须知
五、课堂小结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4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写好带有“页字旁”的生字。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四字词语,并能灵活、准确的运用。
3.了解对话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对子歌,感受其中的声律之美。
5.通过漫游寓言世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培养正确、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收集对子歌。
2.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种寓言书籍。
四、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练习写带有“页字旁”的字。
(1)出示两组汉字,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两组字都带“页字旁”,都是左右结构)
(2)你能读懂它们,并用它们各组几个词语吗?(同桌互读、互说)
(3)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第二组字左右约等宽。“页”字最后一笔是点,要写得稍长一点)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写完后互相评价交流:字是否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2.我能填。
(1)出示:披头散发垂头丧气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尽浓眉大眼
(2)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词语。
(4)按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进行分类,并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5)尝试运用: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6)交流汇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3.我能写。
(1)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这组对话,整体感知有关对话提示语的位置的三种不同句式。
(2)看一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三句话中说话人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变化?
(第一句话说话人在后,“说”字后面是句号;第二句话说话人在前,“说”字后面是冒号;第三句说话人在中间,“说”字后面是逗号)小学/教/学/设/计/网
(3)填一填: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填空练习。
(4)练一练:小组合作练写这三种不同句式,看哪一组写得好。
第二课
一、教学要求
1.练习写好带有“页字旁”的生字。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四字词语,并能灵活、准确的运用。
3.了解对话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对子歌,感受其中的声律之美。
5.通过漫游寓言世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动手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正确、熟练而美观地写好汉字。
2.培养正确、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收集对子歌。
2.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种寓言书籍。
四、教学过程
(一)百宝箱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指名回答)寓言往往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寓言王国,感受寓言故事的无穷魅力。
2.回顾已学过的寓言故事。
3.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收集到的寓言故事,可以是讲,也可以是演,还可以是画……
4.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5.师生评价,评出最佳表演者。
(二)完成练习: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5
教学要求:
1、复习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典。
2、通过游戏拓展识字渠道,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教学重点难点:
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平时自主识字的习惯。
学习简单的归纳的识字方法,增加识字量。
突破方法:
读熟,唱会字母,练习中掌握音序查字法。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
1、齐唱字母歌
2、师生对卡片:大写字母对小写字母。
二、复习音节,音序
生自荐举例说什么是音节,什么是音序?
三、完成语文活动六的音序查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并说出音节,音序。
2、指名说说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先在()查到(),再到()找(),然后(),最后()。
3、同桌竞赛查字典(查:单,市,姨,步,姓),并在书中完成第一题,老师巡视辅导差生。
4、讨论:如何给这些字按音序排队?
1)记住大写字母的顺序
2)按大写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些字。
3)生独立完成排队
4)师生一起检验正误。
四、大舞台——找朋友
1、老师出示字卡片,生认读。
岗,功,苹,蔬,李,陈,周,吴
2、把它们按一定方法分类(找出它们相同的地方)
3、同桌合作完成。
4、老师查完成情况,进行讲析:
按姓氏:
按偏旁:
按音序:
按意思:
五、练练
1、写出下列字的音序,音节,在字典的哪一页
“拼”音序(),音节(),在字典()页
“须”音序(),音节(),在字典()页
2、根据音序给下列字排排队。
外,麻,雀,冲,肯,定,羽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6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学会正确区分,书写形近字。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诗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通过做借书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能力。
突破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出示形近字(卡片),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生仔细观察,找出异同。师随机揭示形近字概念。
4、生互相探究这些字怎样书写,要注意些什么?
要——耍爱——暖湿——温得——待
5、生独立写,师巡视指导。
(二)百宝箱
1、展示(图片)水城威尼斯。
2、生观察,看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讨论下自己的收获。
3、师简单介绍水城威尼斯
4、生带着感情,借助拼音读诗《水城威尼斯》
5、同桌读,背比赛。
6、生讨论诗中的两个问题:
你说那一座古桥是真?
哪一个月亮是假?
(三)大舞台
1、读云朵上的话。
2、大交流借书卡怎样做?
3、师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借书卡的提示去做。
4、生做,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7
一、激趣导入
春节快到了,很多名人、朋友给大家寄来了贺卡,大家想看看?
二、活动过程
1、王羲之的贺卡。
第一张贺卡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寄来的,他想送给班上字写得均匀、美观又正确的同学。大家快行动吧!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读生字。
(2)引导观察,并说说“秃宝盖”,光秃秃;“宝盖头”,帽儿尖的区别。
(3)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并练写。
(4)展示写得好的字,师生评议,评选出“小小书法家”。
2、福尔摩斯的贺卡。
接下来这张贺卡是英国著名侦探福尔摩斯寄来的,他想送给班上善于观察、积极动脑的同学。大伙儿加油呀!
(1)学生自读,并说出对这些词的理解。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组词,发现规律,并能辨析各组中两个词的异同。
(3)鼓励学生列举其他类似的近义词。
(4)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用“对号令”的形式加以巩固练习。
(如:“寻找”对“搜索”)
3、巴金的贺卡。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你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他把秘诀写在贺卡上了,完成下面的句子训练,你就能看到。
(1)出示例句,让学生读一读。
(2)去掉“不得不”“不由得”,让学生再读句子。
(3)说说哪种更好,体会“不得不”“不由得”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4)能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愿意不变?
他俩只好回到了家乡。
那些强壮的水手,不禁在船长坚定的信念面前折服了。
(5)依照例句,用“不得不”“不由得”分别说一句话。
4、智慧老人的贺卡。
智慧老人也给我们送来了祝福,他想说的话都藏在下面的名言警句中了,你能读明白?
(1)出示“读读背背”中的名言警句,请同学们反复读读这些名言警句,读的时候要注意句中的停顿。
(2)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名言的?
(3)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5、平安小天使的贺卡
最后,平安小天使的贺卡上写着:“遇到险情不要哭,沉着机智去对付。平日多学自救法,知识就是护身符。”
(1)同学们,你们看到、听到或经历过哪些危险时刻?都是怎么解决的?
(2)你想到哪里去找“护身符”?
(3)学生朗读自编歌谣。
(4)展示自制“护身符”,师生评议。
三、活动总结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将认识的字组成词语,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2、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难点:
1、学会将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2、正确组词。
教学过程:
一、完成“万花筒”的内容。
1、出示“万花筒”的内容。
2、读对话框,弄清题意。
3、开火车认读星星里的字。
4、小组讨论,用这些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5、小组汇报,师板书:
生甲:大小、草地、大地、白天;
生乙:天地、明白。
6、全班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7、生把词语填写在教材里的括号里。
二、完成“百宝箱”里的内容。
1、投影“百宝箱”里的内容。
2、师读,生注意师朗读的节奏。
3、生借拼音试读。
4、指名读,师纠错。
5、指名背诵。
6、生试背。
7、指导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歌描写的内容背下来。
组词:出去走门里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打电话,增强想像能力和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重点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像。
2、对话合乎情理,语句较流畅。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大舞台”,了解本次活动内容。
1、自由读题目,结合图弄清活动内容。
2、交流活动内容及要求。
二、复习《小狗敲门》和《小熊过桥》的相关内容启发想像。
1、小狗和小熊在课文中开始怎样?后来怎样?
生甲:小狗开始没礼貌,进布娃娃的家门时不敲门,直接推门进去。
生乙:小熊开始很胆小,不敢过桥,后来大胆地走了过去。
2、他们是怎么变的?谁帮助了他们?
生甲:小狗是布娃娃教育他,进门要先敲门。生乙:小熊是在鲤鱼的鼓励下过桥的。
3、展开想像:
假如鲤鱼给熊打电话,他们在电话里会说些什么呢?布娃娃又会在电话里给小狗说什么呢?
生甲:鲤鱼可能会说:“小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慌,勇敢地去做,你会成功!”
生乙:小熊会对鲤鱼说:“鲤鱼姐姐,今天多亏了你鼓励我,我还真得谢谢你!以后我会做一个勇敢的人!”
三、小组同学自由组合,模拟打电话,注意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如“你好!”、“再见”等。
四、各组派代表,共同评价。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模拟打电话,不仅让我们懂得了要做勇敢,有礼貌的孩子,还锻炼了大家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懂得了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勇敢有礼貌的孩子。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9
一、教学要求
1、练习想象说话,表达自己独特想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借助拼音读背古诗,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通过调查,了解一些关于环保的知识,从小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练习想象说话。
2、室外调查
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突破方法
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万花筒——练习说话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种过什么东西?(读文中对话)
2、谁会用“——————会种——————,我会种————————”的句式想想说话呢?
3、生试着说。
4、(出示文中儿歌),生读儿歌,老师启发:文中不仅说了谁会种什么还说了种后会怎么样?大家也试试说说看。
5、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进行小结。
6、拓展:回家种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观察它是怎样长大的?
(二)百宝箱——吟诵古诗
1、背诵自己熟悉的古诗。
2、课件出示《芙蓉楼送辛渐》
3、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老师巡视指正。
4、查学生读古诗情况,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划节奏: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6、男女生赛读。
7、生独自按节奏读,背。
8、大家齐背古诗。
9、点名背诵(好,中,差各一名)
(三)课堂小结。
湘教版《语文活动》教学设计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写字的基本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学写贺年片上的祝福话。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
小朋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大家不仅认识了那么多生字,还学会了写生字,这节课我们就来总结写字和识字的方法。
一、完成“万花筒”晨的写一定,归纳写字的方法。
1、投影出示相关的内容。
2、读读“对话框”里的内容,题目要求。
3、小组讨论:写好字除了纸和笔这些客观条件外,还需要什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写字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4、全班交流写字经验。
学生A:写字要坐端正,眼睛不能离桌面太近了。
学生B:写字要态度认真,一笔一笔地认真写。
学生C:写字前要看清整个字的结构,不要把字写开了写拢了。
5、学生观察课本上田字格中的字,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7、集体评价,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好。
二、完成“万花筒“第二项,读一读,归纳识字方法。
1、投影出示相关内容。
2、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这6组生字。
3、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偏旁与字的关系。先指导给前一个生字口头组词,理解字义,然后得出这些汉字的偏旁就与它的意义有关。
5、教师揭示形声字的概念及特点。
6、学生齐读这6组字。
7、在生字表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是形声字。
8、读一读“对话框“晨面的内容,明确有些字可根据字的一半读出字音,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这样读。
三、完成“百宝箱”,读背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诗的节奏。
2、学生试读,自读三遍后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3、指名读,检查是否读得准确、流利。
4、指导学生背诵。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整理10篇) 】相关文章: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 2024-03-29
稳定的投资收益(6篇) 2024-05-10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整理10篇) 2024-05-10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整理10篇) 2024-05-10